Monday, January 01, 2007

第一章 本土心理學的意義與發展

摘要與心得
本章以中國知歷史發展作為一引言,引言提出一具體反思:心理學的整體發展在歐美的強權發展及有機會的推廣之下,西方心理學已成為世界所有心理學的總稱。而心理學的發展涵蓋以往的實驗心理學、結構論、行為論、功能論、及完形心理學。尤其行為論與功能論更是美國極為盛行的美國本土心理學。
主流心理學的發展至1970年代出現兩大問題:一為著重於感覺忽視複雜的認知歷程分析、另一為個心理學發展過程中,忽視文化影響心理、行為的角色。
跨文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本土心理學
跨文化心理學於1960年代快速增加與成長,這一個心理學研究取徑是研究不同文化族群中的個人心理運作之相似或相異。然而,這種跨文化心理學主要乃是驗證西方心理學是否適用於非心方社會之民眾。這一個驗證理論最大的問題是西方理論無法有效涵蓋非西方人的特有內容及歷程。
由於跨文化心理學的不足,文化心理學也漸漸發展出一種自然科學模式來反對跨文化心理學成為西方心理學的測試場域。文化心理學遂發展已人類科學模式作為其研究之準則,文化心理學強調特定文化的生活脈絡及在其中人的心理行為運作之探討。在本基礎中發展出文化與行為的互相組織情形,這一理論的建立必須憑藉特殊文化心理學的發展。
同時約在1970年代Enriquez, Diaz-Guerrero, Sinha等人呼籲非西方國家超越外來理論的發展必要。在世界體系中,東南亞及東亞大都是影響力較小的邊陲國家,因此大都接受歐美國家的理論典範,較難影響西方歐美國家。因此非西方國家往往套用西方所建立的理論框架而難以有效當地的各種現象,而產生許多不貼切於本地的「知識」。
本土心理學的出現正是一種對於西方心理學的不滿,本土心理學實際是在推行一種嚴肅的學術運動,期望能夠建立一套脫離直接套用西方理論的、妥貼於當地人的心理與行為之知識體系。本土心理學的方法就消極面而言為不要直接套用西方理論,在積極面而言是為創造最切合本土心理學與行為現象的新理論。其發展的目的為為服務自己社會人民一套妥貼的心理學知識體系,建立一套最有用的完整心理學。
同時,在建立本土化心理學時也應該建立跨文化的本土心理學。西方心理學長期以強加式客位的策略中成為一種支配式的學門。唯有將受測者、反映者、參予者持有相同的心理與行為,才具有跨文化的心理對等性。若研究者只以適用於西方人的概念與測量工具只是一種強加式客位的觀念,而非真正的客位構念。
跨文化本土性策略可以將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加以本土化,因而建立本土化的跨文化心理學,而非西方化的跨文化心理學,如此的發展,我們將可能擁有單文化本土心理學與跨文化本土心理學。
本土心理學的推動之最終目的是在建立一非西方社會的特殊心理學。本土心理學強調的是1.本土心理學必須奠基於一特定的文化團體與傳統;2.本土心理學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必須具備科學性;3.本土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契合於本土心理行為的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脈絡。
歐美所發展的是一種屬於當地的內生性或原生性本土心理學,因此非西方國家的心理學是一種西化心理學。要能發展本土化心理學在理論、概念、方法、及研究議題都需要本土化才能開展當地的本土心理學,而這種本土心理學可以拓展為兩種狀態,一為內生性本土心理學,一為外衍性本土化心理學。而這種外衍性心理學是一種發自於外的本土化,這就是一種西化在地心理學。然而,這種扭曲式的發展方式卻成為非西方國家所採用之發展方向。因此,我們必須將西方心理學加以本土化,從而轉化為本土化心理學。
歐美本土心理學目前所採用的典範有四,分別為實證論、後實證、論批判理論與建構論。目前還是以實證及後實證論為主流,然而批判理論與建構論也日漸興盛。四組典範相輔相成各有所司,也相互所補。因此非西方國家也應該依照個別地域特殊性選擇適合當地的研究典範,或另創新的典範。不同典範之間不需要相互攻擊或鄙視,應當維持相互競爭及相互合作之學術關係。
當今世界只有三種不同性質之心理學,乃為本土心理學、西方心理學、及本土化心理學,此三種心理學知識可以以七個角度說明其中之差異。分別為:1.知識的文化基礎;2.知識的生產方式;3.知識的本土主體性;4.知識的本土脈絡性;5.知識的本土契合性;6.知識的本土穩定性;7.知識的本土適用性。
本土心理學是一種方法論,也就是一種非西方的國家之本土化心理學理論。這種方法涉及一套特殊的方法論做法與問題,這正是為了超越西方西方興理學而開展的。採用這種方法研究者必須放棄西方心理學強加客位式的研究策略,這種研究方式才能使研究成果與欲建立的知識系統貼合於當地歷史、文化及社會脈絡,同樣的,也唯有如此方能使本土心理學重新具有足夠的本土主體性、脈絡性、契合性、穩定性與適用性。這種心理學的轉換就是本土化心理學研究的取徑。這是指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契合性,並不代表是心理學知識的本土契合性。。但是,當研究與本土契合性越高所發展出來之知識也就越貼近本土。越密切或具有高度配合的說法有一預設,這就是指被研究者的心理行為與生態、經濟、社會、文化、歷史脈絡為客觀的存在,這些關係之中又有著實際的因果關係。因此,不同的研究具有不同程度的本土契合性,唯有足夠的本土契合性的研究,才能稱為本土化研究,這樣的研究所產生的知識才是本土化知識。
本土契合性又區分為脈絡化本土契合性與非脈絡化本土契合性。前者所指的為研究者的研究活動能夠高度展現、符合、表現、詮釋、建構所研究的心理與行為,同時又能高度展現、符合、表現、詮釋、建構所研究文化的脈絡。此一契合性又稱為依賴脈絡的本土契合性,此類契合性特別適合將心理行為及脈絡視為不可分割之整體現象單位。採用建構理論與批判理論典範之學者往往能同時關注到心理行為與脈絡之關係。
非脈絡本土契合性雖然能夠有效展現、符合、表現、詮釋、建構心理與行為,卻不必然能夠對所處社會及文化脈絡有所解釋。此一取徑的研究通常將心理行為與脈絡視為可以分割的二者,當然在實徵操作上也是如此。在這一類的研究中心理行為現象是焦點,脈絡只是靜默的既存因素。因此這樣的研究是一種獨立於脈絡的本土契合性。過往的西方心理學研究,研究者通常不加批評的採用西方的心理學理論,,因而其生產的知識體系則不具有本土性切合性。也就是說,西方心理學者的各種研究活動與成果往往難以反映當地民眾的心理行為及其脈絡。
本土化心理學其實是一學術運動,透過這樣的學術運動可以建立自身的本土化心理學的知識體系,同時也發展均衡人類心理學。非西方的西化心理學往往不能反映非西方國家人民的實際行為與心理,因此必須靠學術上的運動來推展當地的心理學,才能真正使人類心理學趨於完善。
討論:
當今所有學科都以西方典範所建立的研究方法生產專業之學科知識,然而,正如同楊國樞老師所論及本學科土化之重要性。這種學科的本土化和本土學科應該如何發展「社會/文化/歷史」脈落之中的學科知識,其實不只是心理學門所面對之問題,也當是所有社會、藝術人文等學門應該具備之精神。
然而,楊國樞老師等人所發展之本土化心理學其實已經具備有西方心理學的基本知識體系,才得以利用舊有理論框架作跨文化心理的探究,才得以將西方的視域置放到當地之中,並延續及文化、社會、歷史之脈落而發展之。對於具備宏觀及反思之學者而言當然是隨手可為。若將此一精神實際落實於教學現場之中,恐讓初階觸學門研究之學子產生過度的自負與觀點的無法開展。
此處的質疑並非在於本土化研究方法之利益與目的,而是提問當建立一在地、或當地之知識必須考量到未來與其他視域對話之機制與可能性。正如楊老師所關注的心理學研究,不正期望在發展本土化心理學後能夠將全球人類心理學之光譜繪出。因此,不應當僅僅論及已經具備學門知識的研究者該如何作為,也當應該思維學門知識在開展的同時如何由上而下的傳承並在共時端中與其他本土心理學(美國本土心理學及東南亞各當地本土化心理學)作一良好的互動。正如同西方之四種典範,雖有主流之別,但依舊能夠各自發展其所長,相互彌補,相互滋長。
學門的思維與發展往往與國家經濟政治結構、自由民主皆有關聯。因此本土學門的發展未必都能夠政治正確或以政治不正確的位置各自開展。但是楊國樞老師提醒我們在本土學科時應該把持的態度,以各種研究典範、各種理論、各種觀念、各種方法、及各種工具來從事本土化研究。這種融合的視域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使研究方法和研究所生產的知識「契合」於本土當地生活之人民。脈絡化的本土契合性可以高度顯示、展現、符合、表現、反映、表現、象徵、詮釋、建構所研究的對象與行為,也同時反映所研究之行為在其脈絡之因素。同時,這樣的本土研究也重新打破當地學門的劃分制度,這是因為當地學門其實也是依照西方學門所來。既然每一地區都有其社會、文化、歷史脈絡,當然,也就可以在本土化思維下重新建立自己的學門劃分與各自學門的研究法,而非僅限於心理學門。
第三章 本土化心理學的研究策略
摘要與心得
本土心理學研究目前還是一個鬆散的概念,目前相關的問題討論也還屬於百加爭鳴的狀態之中。就楊中芳表示本土研究並沒有任何獨到或專用的研究方法與程序,重點在於本土研究所關注的問題及思考問題的路線與其他研究有所不同。且,即使採用同樣的本土思考路線,也會因為研究者的切入點不同會有不同的適用方法。本文正是利用「以研究策略為討論研究方法的基礎」為框架解釋具體方法選資選擇的基礎。在這些基礎中我們首要問1.由什麼抽象層次開始思考?2.如何在社會文化歷史脈絡下思考?3.如何把文化歷史脈絡具體扣連一起?
本土心理學研究是一種「文化與心理」的思考進路,對於一具體地區或群體範圍中生活的人所進行的心理活動研究。本土的進路就是指研究過程中考慮當地人的「文化、社會、歷史」脈絡的思考方向及路線。這樣的路線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使研究結果能夠較貼切的描述、理解及解釋當地人的日常活動,並且累積成為一當地人實用的學科。當然心理學經過本土進路累積就是本土心理學。
研究者先對「當地人」作概念性的解說,當地人是在一特定地區生活的百姓或一特定群體之組織。就研究者所定義這種特定地區可大可小,它是可以當地人之於更大的人種,例如新加坡人之於華人的概念。當然這特定地區也可以是高雄市、台北市等地區的概念。本土研究並非指一個特定族群,而是指研究者當下所研究的「當地人」。當地人的概念之在研究者的研究旨趣,當研究者所關注的當地人不同,自然就會面對不同的「社會、文化、歷史」脈絡。在尋求能夠關照當地的「社會、文化、歷史」脈絡的研究框架,所得到結果也就有所不同。
第二個必要釐清的是「貼切」。貼切所指為1.當地生活的人們得以理解及接受這些研究成果中的解釋;2.當地的研究者認為研究適當解釋當地人的活動;3.研究中的說法可以解釋當地人多方面的相關行為;4.這些研究成果能夠協助當地人改變或改善生活。關於改善當地人的生活指的是提供當地人一個看問題的新角度。這正是本土研究進路要使心理學成為對當地人更有實用性的學科。
文化與心理研究進路
文化與心理的研究依照其研究旨趣可區分為四大類1.探尋普同性的心理規律;2.探尋各別地區或文化當地人的心理活動及現象的深層意義;3.探尋影響心理活動的文化機制;4.探尋具有全球各主要文化代表性的全球心理學。這四類的旨趣。又各有不同的研究進路分別為1.跨文化心理學研究進路2.本土心理研究進路3.文化心理研究進路4.本土全球心理進路。使用不同進路的研究者又有其各別的研究策略。
1.跨文化心理研究進路
跨文化心理研究進路,是最早的文化與心理進路,其旨趣在於從文化與心理活動中所表現的差異,找到普同姓的全人類心理規律。此一進路的策略分別有:在某個文化中研究的規律作為一個量尺,並以此量尺套用到其他文化之中。又或者在兩個文化中看到差異,在差異之上尋求可以囊括這些差異的普同規律。這兩個策略的使用涉及「我族中心主義」的狹隘視角。當今的策略為在各文化先進行本土研究在而比較,再找出得以解釋這些差異的普同性規律。
2.本土心理學研究進路
本土心理學研究進路是許多非西方國家使用於跨文化研究進路的策略,用以理解自己在當地文化生活中的心理行為或現象時無法切合的狀態後所發展出來的研究進路。其主要目的在於反對盲目、方便、不顧自身文化現實而去套用西方主流心理研究進路和研究模型,而進行當地人的研究。此一研究旨趣為解釋當地人的心理活動,關於更高層次的抽象或演繹並不排斥,也非主要興趣。
3.文化心理研究進路
本研究進路目的在於尋求造成人們在心理活動上差異的文化根源。這與一般的心理學研究有所差異,其所關注的是生活環境對於個體心理的形塑與影響。本研究策略有二:發展心理學策略,由小到大在某些心理活動和機制的發展過程來看文化對心理所產生的影像過程和作用,著重於研究文化影響個體心理的機制與過程。另一為:心理人類學的策略,這是「理一分殊」的假設中,對於各具體文化中生活之人的心理活動作人類學的本土研究,所找出之差異再來看文化如何在普同個體有不同的外在表現,其重點是關注人類表達普同心理活動的多樣性及如何產生這些不同的樣式。
4.本土全球心理研究進路
本研究進路乃是將地球上具有代表之各文化,分別進行本土文化研究並組合唯一個得以代表全人類各文化的心理學。雖然此一進路是為找找一遍及全人類的心理學,但是這一進路其實是一種期望達到「代表」現實全人類各不同文化之全球心理學。
本土研究進路應該會比其他進路更貼切及更加實用於當地。因為本土研究進路是一個有歷史脈絡的研究方法、一個不會比原來還差的選擇方式。華人心理學研究初期研究者皆一味的移植西方主流研究之課題、理論框架。當時連西方主流心理學都還有不足之處,遑論全面的移植西方理論於當地。本土化研究覺悟自己跟隨著西方主流研究並無法貼切解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只是淪為學術上的點綴。因此擺脫他人的學術框架,從而使自己的研究得以更貼切描述、解釋當地人的生活。對本土心理研究發展的歷史脈絡來看,本土進路在價值上是比其他進路更能達成我們所定之目標。
本土心理學研究的思考策略
本土心理學研究指的是研究過程中當地人的「文化/社會/歷史」脈絡的思考方向及路線。這個策略性的思考可由三個方面作策略性思考,其分別為1.由下而上的策略2.由上而下的策略3.停留在具體層次的策略。
當研究的思考脈絡確定後,又該以何種本土進路將各地「文化/社會/歷史」脈絡中來研究當地人的心理,關於體現我們的研究進路可以有三個可供參考之策略:1.由葉至根的策略2.由根至葉的策略3.在葉中尋根的策略。這些策略本身並不相互排斥也不矛盾,可以是交替使用也可以是相互擷取靈感。
「文化/社會/歷史」脈絡與個體具體行動
本土心理學研究進路的主要理據是「文化/社會/歷史」脈絡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一個價值的判斷也是一個實徵驗證的部分,當然也有不能的部分。得以實徵驗證的是指可以在價值及實際行動是可以在價值及實際行動中找到關聯之處。關於實徵驗證本土心理學的命題中一定要對「文化/社會/歷史」會通過什麼途徑並且有所觀點,不然就很難瞭解實徵研究要觀察的是什麼。因此,研究者在思考要怎麼樣於「文化/社會/歷史」脈絡中看個體行為時,必須選擇一個相關於「文化/社會/歷史」與個體具體行為相連接之觀點。
此一部份可以由兩個子題來思考,一為關於傳統文化與個體行為之關係思考,另一為現代化對於個體之影響。當然也可以不須將兩個子題分開看待。傳統文化與個體線資。
本土研究的策略研究重點
以「個體生活於文化中」這一途徑可以理解與解釋當地人具體行動背後的意義系統及意義。在觀察當地人活動時由一個「社會交往」的角度來看人們的具體行動,特別是這些行動背後的意義。這樣的社會交往是社會建構的,是相互交往的人們自行切磋而生的意義。這是一套「符號互動」的意義,並非認知的意義。一個行動究竟是認知或象徵互動有賴於參與社會活動的人相互的配合度。這種個體生活於文化中有幾個重點分別為1.以行動為研究單位;2.情境是行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3.現實交往中尋求解釋社會行動的意義系統。
研究者若能夠把文化與個體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單位,心理活動的理解就必須被建立在情靜脈絡之基礎上。透過與個體之間的交往,我們得以在共有文化知識基礎上去理解彼此的行動。

討論
本土化心理學的研究策略應該如何做?或者我們應該問本土化的學門知識的研究策略應該如何做?楊中芳老師所提的「當地人」與「貼切」的確是我們必須要能夠注意的。可是楊中方卻未能提及研究人員若非當地人是否可以從事當地的研究。若當地人只注重被研究者的當地人身分,而沒有關住到研究者是否為當地人的條件,將會產生這樣的研究是否「貼切」於當地人,這是一必須考量的因素。
因為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研究過程也是一種相互交往的行動,如果這位研究人員不是當地人,他將如何了解被研究者的社會、文化、歷史等脈絡對於被研究人員的影響。
可是倘若非當地人就失去研究特定區域之學門,勢必減少許多由外觀看的機會,也容易造成內部過度膨脹的學門研究態度。因此本土化學門研究與跨文化學門研究才能夠相輔並成。但是楊中芳老師所談論的個體生活與文化的相互配合度卻是任何學科都應該具有之研究精神。一個個體不可能單獨於其情境脈絡之外,每一個行動都是來自於社會中的、歷史中的積累,因此抽離脈絡與情境對於被研究的當地人民都不是真正適當的研究。
第六章 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
摘要與心得
社會取向是一種行為取向,是一種順從他人、不違背他人、符合社會期待、擔憂他人意見的行為。並且在這樣的行為中達到獲得他人肯定、維持人我和諧、塑造好印象、保護自己、易於被接受、避免拒絕、尷尬、衝突等狀況的發生。這種社會取向有兩成分:團體取向、他人取向。當今的現代工商社會為個我取向,這是一種個人取向及自我取向的內在行為導引作用。中國人的社會取向是一種人類心理學與社會運作的基本類型。
宇宙中每一件事物都與相關聯的事物組成一個系統,對內形成運作範疇,對外成為運作單位。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兩個主要系統:人與環境。作為一個系統人還包含生物性和心理性的事物。另一個系統中人和生活環境的生物性、物理性、社會性事物不可切割。人和社會環境兩個密切關聯的系統又成為一個「生活圈」。這種生活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每一個生活圈都是由一個人和生活環境所組成,人是主體而環境是客體。人與環境在結構上有所分化,在功能上密切相依。生活圈中人和環境位於兩極之位置,相互開放或半開放。在生活圈中有兩種動力:一為自主性趨勢、一為融合性趨勢。自主性趨勢是人的影響遠大於環境,是一種自決;融合性趨勢是一種環境影響大過於人,也就是一種自降。就作者而言日常生活中人與環境兩大系統互相影響,雖然方向相反但也可以同時並存。同一個社會中不同個體之生活圈中的兩種趨勢相對強度就有不同。不同社會,成員間的生活圈的兩個趨勢的相對強度有著更大差異。各類社會中,成員間的生活圈的兩種趨勢各別有其強弱,相互可組成兩者皆強、兩者皆弱、一弱一強、及一強一弱的四種互動類型。
就個人與環境或社會關係而言,個我取向與社會取向是在世界各地中最常出現的型態。世界在這方面的研究都是成雙的對應概念,雖然所強調及發展的面向有所不同,但是共同的核心意義皆可涵蓋在個我與社會取向的範圍之內。中國人的傳統社會中,人們生活圈的運作型態是一種社會取向,此一取向又具其獨特之具體內涵。
中國人的社會取向有四大類分別為:家族取向、關係取向、權威取向、吉他人取向。這四類取向並非互相獨立,而是相互共生關聯的。四種取向所表現的是個體如何與團體融合、如何與其他個體融合、與權威融合、以特定他人融合。
家族取向
中國傳統社會中,社會的基本結構與功能是家族,而非個人。家族是傳統農業社會之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之核心,形成中國人以家為重的家族主義。這種以家為主的家族主義有三方面的特色:認知、情感與意願。此一取向之下,生活圈皆是以家族為重個人次之。也就是說家族的目標是優先於個人目標之上,這是一種集體主義的運作方式。但是這種集體主義又侷限於個人家族之內,所以該主義是一種內團體的集體主義,並非普遍性的集體主義。這就是家族集體主義,簡稱為家族取向。
中國人在非家族團體的表現並非是直接的集體主義反而是一種由家族主義延伸出來的準家族集體主義,或稱為泛家族主義。關於泛家族主義是一種以家族結構與運作模式的歷程。泛家族歷程主要可見於三個層次1.比照家族結構來組織非家族團體;2.將家族中的倫理關係概化到家族外的團體成員;3.將家族生活經驗稍加修改使用於非家族性團體。當泛家族主義與家族主義有所衝突時,非家族的團體將會是首先被犧牲的。
關係取向
關係取向是一種中國人人際網路中的一種運作方式,其中的特色有1.關係形式化2.關係互依性3.關係和諧性4.關係宿命觀5.關係決定論。
關係形式化
在中國人的傳統社會中,人際之間的主要社會關係是非常形式化的,也就是說無法依照個人的意願隨意變動。最為代表性的就是中國人的五倫關係。五倫的關係中基本而言只有三種基本關係,分別為父子、夫妻與兄弟,這種關係角色化個人在家庭中的位置。五倫中的關係是依照對偶角色的規定,這些規範中指出行為的適當性。在本系統中必須抑制個人特質,而進入可被接受的角色之中。中國人是依照不同角色行事做人,當面對不同關係之人就會立即轉換態度與行為。這正說明中國人的偏向情定決定論的狀態。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傳統中國人並非以個人內在意向為重,而是一種外在社會情境。個人在這一個形式中僅能依照角色規範行為。
關係互依性
關係互依性強調的是社會關係內兩造角色的對偶性。每一角色的行為規範都須與對應角色密切配合。在實際的生活這種社會關係的對偶性是互惠的,而這些互惠不必然都為顯性的互惠。情緒性的、精神性的都是屬於隱性的互惠關係。互惠與互依使得人際關係成為一共生的系統,兩相互補而非平等。互惠與互依是依照對應角色的平衡狀態。
關係和諧性
中國文化的基本運作法則便是均衡與和諧的追求。傳統中國人對於不和諧或衝突會產生一種焦慮及恐懼,稱為一種衝突恐懼。中國人之重視維護社會秩序,可能是怕亂,中國人得以忍受生活環境的髒亂卻非常恐懼生活環境的變動,這些現象很可能單只是歷史因素,並且與農業社會特別需要安定有關。
傳統中國人追求人際關係和諧,若是誰先破壞這樣的原則,都是不對的。倘若破壞了和諧機制,必須要能夠盡快恢復和諧。
關係宿命論
傳統中國人用緣來強調人際關係的必然性與不可避免性。個人通常不是關係的主動創造者,而是被動的承受者。個人所造的業,都可能冥冥之中促進某一種緣,緣分一旦形成,當事人是無可逃避的,這是宿命必然非個人能力可任意改變。中國人尤其強調父子與夫妻之間的對內關係,在家族中若此二者關係穩固則家族必定穩固。不管現實生活中生活如何不順遂都必須逆來順受這種逃脫不掉的緣分。
關係決定論
任何社會中都會有各種不同關係,依照親疏程度可以區分為家人關係、熟人關係、生人關係。中國人往往特別強調自己人與外人之別,自己人的關係大大不同於外人之關係。一種以自我為參考點逐漸向外擴散的同心圓的社會關係網絡。這是「差序格局」,其中的區隔化有其重要的社會與心理意義。
權威取向
權威取向與父權家長制度有極大的關係,父權可以是官權可以是君權。權威內涵雖然有所不同,然而權力結構卻是相同的。在家族內外,從小生於一個專制的環境中自然會形成一種過於依賴權威的行為傾向。權威取向又三個主要特徵:圈威敏感、權威崇拜、及權威依賴。
他人取向
中國人的社會取向還包涵非對偶關係中的他人,這是一種泛指特定對象的他人,他人構成了一個真實存在的想像的觀眾或聽眾。他人取向指中國人在心理與行為上特別易受到他人影響的一種趨向。這種他人取向不是當事人與他人的關係,而是消極的要避免他人的責罰、譏笑、拒絕等狀況。中國人的他人取向有幾項特徵分別為:1.顧慮人意2.順從他人3.關注規範4.重視名譽之特點。
中國人社會取向之由來的假說
中國人的生活圈中的社會取向之人竟合一的運作其實是其來有自的。傳統中國人採取社會取向的基本根源為中國社會中某些經濟及社會特徵。這與傳統中國中的精耕農業、家族共產、父系承傳、階序結構都有著綿密的關係。

在現在化的社會變遷過程中,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互動與人格特質以產生改變。在傳統農業社會逐漸變為現代化工商社會社會取向勢必會失去原有的強度,改變原有之特徵。而台灣、香港、大陸三地的社會變遷速度各有不同,也各自呈現出不同區域的社會取向差異,因此發展三地的社會取向的比較研究將成為今後之功課。
討論
華人的心理學與華人特殊的歷史、文化、社會脈絡息息相關,其中華人社會取向更是深刻影響著華人與外界的所有行為與心理。由西方所建立的人與環境的互動多是以個人取向、自我取向作為研究的模式,以這樣的模式來理解華人社會中特殊的五倫關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必然無法貼近華人的實際心理運作。因此透過華人的社會取向可以理解家族取向、關係取向、權威取向、他人取向是如何影響著身在華人社會中的個體行為。這種社會取向的假說與中國近代的農業發展、家族共業、父系傳承、階序結構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其實,這些社會取向不單只是影響個人心理與行為,同時又深化個體被規範的可能。這樣的社會取向研究,不僅適用於心理學,同時也可對應到華人哲學與美學之領域,並且讓哲學、美學也得以脫離西方的理論分析,建立自身的立足點。
第七章 華人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
摘要與心得
黃光國老師於1983年開始運用「實在論」的方法,來建構<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並以此模型為基本架構,以「結構主義」的方法,來分析中華文化傳統,故「華人關係主義」最主要是以「建構實在論」作為依據所建構發展出的理論,在這當中包括了有<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儒家所提倡的<庶人倫理>,以及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整個「華人關係主義」的提出,正代表著一個全新研究階段的開始。
最早提出以「方法論的關係主義」來研究華人的社會行為的何友暉認為:在進行「關係分析時,理論家在試圖解釋個體行為時,首先要考量到的是“文化如何界定關係”」,因此在進行策略性的分析時,分析單位並不是單一的個體或情境,而應以『各種關係中的人』及『關係中的人們』為分析的主體。
黃光國認為對於「中國人的關係主義」而言,「各種關係中的『人』」,和「關係中的『人們』」是兩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在社會科學中,個體、自我、和人這三個概念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而我們應當運用「建構實在論」的視域來思考如何探究社會學層次中的「人」及心理學層次中的「自我」。
在「建構實在論」中將世界之「實在」區分為三層:第一層可稱為「真實」或實在自身,而於人類所建構出的世界中,又可區分出「微世界」及一般個人生活於其間的「生活世界」。由建構實在論的角度來看,人的自我反思是是種心理層次的體驗,而在現實生活世界中所扮演的「社會施為者」,則是屬於社會學層次的論述。社會心理學家可利用不同的方法,建構出「微世界」,來描述在一文化中,理想的「人」應如何安排社會關係,而當這位理想的人在其生活世界中依社會道德秩序與他人互動時,即形成了所謂的「關係中的人們」。在作者主張的「華人關係主義」,即是以「建構實在主義」的方法論為基礎,其人包括了<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儒家的「庶人倫理」,以及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等三個微世界。
在所謂的<人情與面子>的理論中,作者將互動的雙方界定為「請託者」和「資源支配者」,個人在和他人進行社會交往時,必須輪流扮演這兩個角色,而這些持續進行的社會生活即為「社會行動」,亦可稱為「聯合行動」。
(一)在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中包括了有:
1. 關係與行動:這又可區分出三大類人際關係:「情感性關係」、「混合性關係」、「工具性關係」。
2. 談話架構與社會交換:在次理論中探討到在與人交往時會考量到下列三種法則:「需求法則」、「人情法則」、「公平法則」。
3. 拉關係與滋生之性質:在人經過社會互動後,而產生的變化,都可以看做是關係的「滋生性質」。
(二)科學實在論:
由<人情與面子>的理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是以符號互動論為基礎,結合「社會交換論」,「社會交換的資源論」和「正義理論」的重要概念所建構而成的。經由下列幾項理論及因素的考慮後,我們可以肯定能將不同的理論「打碎」,進而重新「建構」出一新理論。
若<人情與面子>理論是將「西方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拆解後,重新組成的,但它又具備了那些屬性,以反映出中國人社會行的特色呢?我們可以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並可以以照幾個幾個項目來理解中國人的特色:1.語言與語言遊戲、2.儒家的庶人倫理:「仁、義、禮」倫理體系、3.五倫的結構、4.跨時性的結構。
由「建構實在論」的角度來分析,不論是<人情與面子>理論,或是「庶人理論」,都是作者重新建構出的微世界,它不會因為時間的向度或時間的經過而改變。
若由何友暉主張的「方法論的關係主論」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人情與面子>理論或儒家的「庶人倫理」,都是在描述「各種關係中的人」,我們若要更進一步瞭解此種「為人之道」如何在華人世界中展現,則可藉由下列之論述:差序格局、心理社會圖、微世界之間的外推,來了解華人如何在其「生活世界」中如何和「關係中的人們」互動。
1. 差序格局:華人在其所生活的世界位於網路的中心,其關係程度不同的他人,則在其心理場中形成不規則的同心圓
2. 心理社會圖:包括七種不同的層次:潛意識、前意識、未表達的意識、可表達的意識、親密的社會與文化、運作的社會與文化、較大的社會與文化、外在世界。
3. 微世界之間的外推:<人情與面子>理論是以社會交換論的語言更加精準的的描述所謂的「心理社會均衡」狀態,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著所主張的華人關係主義有較大的可外推性。


討論:
在黃光國老師所建立的華人社會中的衝突化解模式中,可以將人際關係分為:縱向內團體,橫向內團體及橫向外團體,而後依個人在面臨衝突事件時所考量的因素,區分為十二種衝突化解的模式。作者很清楚的說明他如何由何友暉的「關係取向」之重要概念進行辯證性的批判,再將之作為理論基礎,建構出新的「華人關係主義」理論。華人之所以傾向於和「關係中的人們」保持「心理學社會均衡」,是他們實踐社會道德秩序的結果;而這種社會道德秩序主要源自於儒家的傳統文化,而華人社會文化中的衝突化模式,也應當被放置在相同的文化脈絡中來加以解釋。這又在在所有研究者,當著手進行一研究的時刻不可忽略社會取徑對於個人之影響,這種社會脈絡的理解讓被研究者重新回到其社會與文化中被理解,而非是真空於脈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