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4/解嚴20周年特別報導 2007/07/16
《時代論壇》「市場驅動的政治」是超級泡沫
http://www.tol.com.tw/CT_NS/CTContent.aspx?nsrc=B&ndate=20070716&nfno=N0028.001&nsno=1&nkeyword=%abn%a4%e8%ae%d2&SearchArgs=Keyword%3d%abn%a4%e8%ae%d2%26Attr%3d%26Src%3d7%26DateFrom%3d20070619%26DateTo%3d20070718%26ShowStyle%3d2%26PageNo%3d1%26ItemsPerPage%3d10&App=NS
【南方朔】
去年逝世的美國經濟學界大老高伯瑞(J.K.Galbraith,1908-2006 ),在他逝世前所出的最後一本,也是他畢生第四十三本著作《揭開皇后的面紗:造成當代亂象的經濟學迷思》裡,提出了「想當然爾的認知」(Conventional Wisdom)和「無罪的詐欺」(Innocent Fra ud)這兩個很值得注意並極具分析價值的觀念。 所謂「想當然爾的認知」,主要是在指,目前全球熱錢泛濫,它的數量帶動出它的權力,以及為了實現其利益的各式各樣理由。於是投資理財專家那些似是而非的說辭,遂日益成了人們想當然爾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理財的操作技術也就儼然取代了經濟學和經濟政策,而人們在耳濡目染下,也就把股市房市的上漲錯認為即代表了經濟的繁榮。股市房市理應是實體經濟的反映,現在則成了股市房市就是實體經濟,甚至於還大過實體經濟。於是熱錢翻滾最後在實現它自己利益後轉移陣地,對受害者而言,這不就是一種「無罪的詐欺」嗎? 因此,當今的全球經濟裡,熱錢已取得了終極的話語權,而這種話語權即濃縮在「資金行情」這個內容異常含混的「想當然爾的認知」裡。「資金行情」指的就是「熱錢湧入」,它不但扭曲了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甚至於還扭曲了許多社會與政治。 舉例而言,近年來的印度經濟即已嚴重向「資金行情」傾斜。過去印度在社會主義階段,成長率是在百分之三左右徘徊,因而國際上遂出現「印度式的成長」這種套語。指的是「長期低成長」,及至實施開放政策後,成長加速,二○○三列名「金磚四國」後,由於外資熱錢湧入,股市房市快漲,二○○六年它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九點二新高,僅次於中國的十點四,而印度為了這樣的成長,持續放寬信用,拉低利率,對資金表示友善,由於儲蓄利率趕不及通貨膨脹,內外資皆被導向股市房市。它的股市五年漲四倍,而代價則是政府資源配置失當,基礎建設投資不足、教育、福利、道路與電力等更加落後,對「資金行情」友善的結果,創造的乃是表面過熱下更大的貧窮,印度持續出現平民的抗議物價暴動即是例證。不久前加拿大皇后大學榮譽教授柯林.雷斯(Colin Leys)在《市場驅動的政治》這部重要著作裡已指出,近年來在美英帶頭下,公共政策日益「市場化」,它在某些界面製造出短期甚至可能是假象的繁榮,但政治更大的公共目標卻告廢弛。印度經濟為了追求股市房市和消費而帶動的成長,卻讓資源錯置,公共政策形容棄守,而窮人則加速沉淪,它的「不可持續性」乃是近期討論的焦點問題,這即是「市場驅動的政治」最佳的說明樣本。 再以當今最新興的所謂「極端新興市場」(EEM)為例。近年來國際熱錢過剩,除了「金磚四國」、「新興市場」外,由於可炒作的題材仍然不足,諸如高度動盪不安的國家,也都成了熱錢湧入的國家,此即「極端新興市場」,最近五年裡,諸如黎巴嫩、象牙海岸、孟加拉等股市翻了四倍,巴基斯坦漲了五點七倍,羅馬尼亞六點一倍,非洲波札那二點二六倍,而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則四年半翻了八倍。所謂的「資金行情」已演變到如此地步,國際投資界聲稱這是「投資者對風險的忍受度提高」,但真正顯示的其實是「資金行情」為了尋找理由已到了相當荒誕的程度。 而除此之外,我們也都知道在「資金行情」拉抬下,近年來全世界在房市上日益詭異非理性。俄羅斯毫無疑問仍是貧窮國家,但熱錢炒作下,莫斯科早已成了全球房價極高、生活費用全球最貴的城市;而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則在國際熱錢炒作房市後,其房價已和巴黎、維也納、柏林等可相提並論。至於像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窮國的主要城市,房價也都持續倍升。這些現象對當事國而言,等於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早已不是古代的傳說,而成了新興的現實。用全球化的角度來解釋,那就是在國際熱錢帶動下,以及它所造成的「市場驅動的政治」,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日益追逐短期繁榮的假象。 而每個國家的「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則將日益廢弛或解體。近年來所謂的M型社會,這種「市場驅動的政治」即是真正的推手。前代經濟歷史家波南伊(Kare Polanyi.1886-1964)早就指出過,當政治及社會被市場化,最後即會造成這樣的苦果;「如果讓市場機制變成人類命運及其自然環境的唯一主導,最後將會造成社會的被消滅。人存在的文化建制的保護傘將會被褫奪,人做為暴露在社會裡的個體,將會遭到毀滅。他們將會在邪惡、顛倒、犯罪、饑餓等尖銳的社會失位下淪為犧牲品。」 因此,「市場驅動的政治」,目前已成了不容忽視的嚴重課題。而此刻的台灣,我們不對經濟的根本問題設法解決,而只是企圖像印度或許多「極端新興市場」國家一樣,利用國際熱錢帶動本地官商資本及人民儲蓄來演出一場股市房市狂飆秀,誤以為只要股市房市飆漲就代表了經濟繁榮,這種把投資炒作當做經濟政策的短線思維方式,它的下場可能將和稍早前的消費金融泡沫破裂一樣,造成更大的泡沫。二○○三年台灣仿效南韓及香港擴張消費信用,俾短線刺激景氣,當時我就在「中時」專欄裡提出警告這將是一場災難,最後果然不幸而言中,而目前這一波政府當莊在炒作股市房市,它的泡沫對台灣的傷害將不知是消費泡沫破裂災難的多少倍!而台灣真正的一蹶不振或許將會從此而開始。 近年來台灣由於經濟自閉,民間業者自力救濟,儘管仍有若干經濟部門仍具競爭優勢,社會財富也仍持續累積,但就整體而言,經濟大環境的惡化和內部建構的轟跨則屬不爭的事實。台灣經濟前景看淡,股市房市不振,經濟已成了當政者最大的罩門。而為了應付選舉,遂出現「每周一利多」的政府當莊,利用貸款鼓勵外資炒股,以及釋出土地鼓勵本地財團炒房地產等撇步遂皆出籠。只是我們也知道台灣股市最大的變動因涉及於兩岸互動的敏感性,它隨時有外資抽手之可能。而房地產則因本地中產階級萎縮,港澳外資觀察團在現階段也只會看不會買,這意謂著官方做莊,夥同外資法人炒作的結果,就有如吹氣球一般,和其他「極端新興市場」相同,都具有極大風險性與揮發性。當欠缺了可長可久的基本面的支撐,吹出來的泡沫即難持久。而這個泡沫的破裂,受到傷害的將遠大於消費泡沫,為了選舉而做莊炒股炒房,這其實已可算是「市場驅動的政治」最極端的形成了。對國民而言,不惑於這種假象,或許才是免於受害的關鍵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